中国焦点网 国内 正文

官微表示“天气预报不准”,气象台采取默认态度

2020-07-27 09:40   来源: 光明网

几天前,有网友说,天气预报如常,结果被中央气象台的运行惊呆了,中央气象台的官员竟然明确表示:"天气预报是不允许的!


中央气象台为什么不维护自己的权威?事故起因是4月22日,一名演员在微博上说,他出海玩帆板遭遇台风遇险,好人很好。"一些网友留言说:台风没有预报,是中央气象台的重大失职行为。然而,人们发现这不是台风,而是一种严重的对流天气。因此,中央气象台发了一篇长文,解释了为什么天气预报不能百分之百准确。有一些建议特别需要注意气象部门发布的附近天气预报,同时学习看气象雷达地图和相信科学。


中央气象台的反应巧妙地解决了网民信息的紧张。中央气象台没有像过去那样以权威部门自居,而是摆出一副神圣的、不容置疑的面孔,但承认天气预报并不完全准确,相互尊重,用科学的理论和证据来解释如何看待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不准确性。政府微博也朝着生动和有趣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他说:"在心理及知觉方面,我们指出天气预报及其他预测的准确性有方向思维的局限。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天气预报要准确,否则就不需要预报了。而准确的天气预报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在人们看来,不准确的天气预报又是气象预报部门的失职,将局部的不准确扩大到大部分甚至全部不准确。


众所周知,没有一种预报是100%准确的。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天气预报技术手段的日益先进,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将大大提高,从天气预报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一点。


最早的天气预报只是观察自然现象。例如,在齐敏尧书中,"天气是新的、阳光灿烂的,夜晚一定是霜冻的",诗"布谷春风种子"和民间谚语"潮霞不出门,夕阳行千里"。现代天气预报依靠科学技术,起源于法国和英国。1856年,法国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气象服务系统,通过电报从世界各地发送气象观测资料。1875年4月1日,"伦敦时报"利用电报收集了大约15个沿海电台的天气情况,并在报纸上发表。


中国最早的气象站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测站。当时的天气预报非常不准确,比如全国风向不确定,天气多变,可能会下雨。1980年7月,徐家辉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次电视天气预报。如今,随着现代卫星、雷达等高科技手段的加入,以及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天气预报的精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天气预报通常包括多种天气模式的操作。气象中心将运行一个网格间距约10公里的地球模型,将输出传递给一个运行在当地的更高分辨率的模型。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可以使用高分辨率的运行模型,在预测中输入多个变量,处理更多与天气有关的数据,并创建更准确的与实际预报最接近的大气图。


即便如此,在天气预报领域仍然存在蝴蝶效应,仍然有2×10分子在大气中随机运动,因此不可能100%准确地预测。因此,在处理天气预报时,市民首先要有一个正常的头脑,而另一方面,在追求较高的准确性时,则要多做功课。例如中央气象站建议看附近的天气预报,学习看气象雷达图。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焦点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