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网 生活 正文

”广州海上录“中有海上丝绸之路的详细记载

2020-07-28 16:58   来源: 互联网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概念(简称"海上道路")正在全面展开,相关的历史研究也受到了重视。广州作为"海路"的东方发祥地,两千多年来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的大港口,其海洋历史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出土文物丝绸的匮乏,文献的保存,"海路"的研究远远落后于陆地丝绸之路(简称"陆路")。


中山大学历史学教授蔡洪生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是"广州航海志:从船龄到海洋时代"一书的作者,汇集了他几十年的海洋历史和广州港口史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广州港从古至今的海洋变迁,为研究"海上航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过程"恢复广州海洋历史


广州海洋志"以"海洋事务"为入口,从"船"一词中叙述了"船时代"和"远洋船时代",试图恢复广州、岭南与海外的历史互动局面。蔡洪生从广州海事工程开始,岭南对外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历史上,中国与南海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关系始于广州。近代历史、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以及各种外国宗教的传入,都与广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教、西医、铁路、报纸等也是最早从广州引进的。


广州与世界文明的接触"反映了中外交流从西域到南海再到西方的格局变化,从"南海道"在新唐书中被明确记录为"广州通海一道"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从盛唐到晚唐,诗篇中的"船"这个词出现频率很高,"光复"与"外国城市"是分不开的。广州黄浦区庙头村的南海神庙,在宣宗时期被封为"光礼王"。由此可见,皇室重视其船只的利益,因此广州也被称为"天子南谷"。


目前,"海"史研究已成为一股热潮,但蔡洪生认为,历史研究"应该是冷的,而不是热的。"他说:历史研究的定位不同于其他"一带一路倡议"研究。有必要"就位",而不是"越位",冷静地思考,继续钻研,使历史上的"海路"牢固、深邃、谨慎,并"有实事求是的意图,没有一颗哗众取宠的心。"将史料转化为史实最重要的任务是"碎片化-过程化","过程链"绝不能有"缺失环"。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广州海事志"的形象和逻辑不仅从内容上纠正了许多广受欢迎的广州海事表述,而且对后人研究"广州海事"的方法论也起到了相当大的示范作用。蔡洪生解释了"三维观察"的历史方法:一是纵向观察,从古至今,从前前后后;然后横向观察,一段时间内各方面的情况;然后,从表面到内部,观察事实的本质;最后,注意动态和静态的变化,如规定和规章制度的研究,要注意实施效果。如果规定是"安静的",而且情况是"移动的",那么它就会不时地在不同的地方发生变化。


蔡洪生,著名历史学家,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教学研究。他开玩笑地称自己的研究领域"不古老,不陌生,非本土化",而客观的规定是以中国为基础,着眼于世界,考察不同时期双边互动的历史情景,特别是从接触到交融的两种异质文化的情况。在细节和细节方面,他一直坚持写作的原则。


蔡洪生一生致力于历史。自2006年退休以来,他从未停止过阅读和专题研究。当然,这并不局限于史料,他的书桌上总是放着"小逻辑共和国"等哲学文化经典。他回答说:"文学、历史和哲学应该不断补充,它们不是知识的搭配,而是有机的联系。文学是意象,哲学是逻辑,历史既是意象又是逻辑--想象历史的情景并有形象是必要的。"。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焦点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