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产改革第一次高规格大规模"互动",具体是什么
8月1日,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深化产业工人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权改革"),这是"一市三省"首次围绕产业改革开展了第一次高标准的大规模"互动"。
签署建立长三角一市三省"工会主席联席会议制度,开展长三角地区一体化100项劳动竞赛,一系列旨在加强整体联系、相互支持和赋权的制度安排表明,在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一市三省"正在共同创造"长三角产业改革样本"。
一市三省"的产业改革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市三省"产业工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上海工业工人约500万人,浙江近2000万人,安徽1800万人,江苏2300万多万人,合计约6600万人。全国近2亿工业工人中,"世界三地一人",近几年来"一市三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工业改革实施方案,工业改革工作有一个亮点。
据了解,上海工业改革的重点是技能提升、职业发展、公共服务和权利保护服务。通过修订"上海职业教育条例",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制度的相关内容纳入重点规定;通过推进单位出租住房建设和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使产业工人能够"活"、"留";通过增加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制度,第一线产业工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获得高级工程师的收入。"刀刃"产权改革的实施,使职工和用人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浙江省工业改革工作重点突出"道路开放、扩大和扩建试点"。2019年年底,15个县(市、区)和12个国有企业被确定为第一批工业改革试点单位。在国有企业产业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的基础上,今年4月又确定了50家非公有制企业为第二批工业改革试点单位,目标是实现全省对外开放,从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扩大到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从国有企业扩大到民营企业。今年下半年,还将举行一次私营企业房地产改革实地推广会议。
目前,安徽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改革成效日益显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省总工会主席李明说。安徽正加快整合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职业院校引进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绿色通道"。 针对劳务输出省份和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多的实际,实施了农民工学历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
作为全国两个产业改革试点省份之一,江苏坚持‘党建带产业建设,助产改革带助产’,系统提出‘五大工程'23项改革举措,创新劳模工匠,思政教师进企业’双进‘行动。"全面实施"名匠","育苗","匠心"三大计划,探索构建技能岗位与管理技术岗位相对应的层级结构,建立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机制突出试点"带全局"先行,选择5个设区市,110家企业开展产业改革试点,引导国有企业发挥政治优势当排头兵,非公有制企业发挥机制灵活优势探索新路子,纺织行业发挥产业引领优势作示范
草根实践体现群众智慧
产业改革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研讨会颁发长三角地区物产改革突出案例和劳动模范(劳动者)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奖,基层产权改革成果都闪耀着群众智慧。
在过去的三年里,徐矿集团经历了一个从亏损到盈利,再到良性发展的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关键在于依靠产业工人。小组提出了"十条"的高金产权改革,使产业工人享有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和社会尊重。党委书记、徐民集团主席冯兴珍说。在徐民,请劳模到集团公司和基层党委中央小组学习,具有高级职工、技师、高级技术人员专业资格的产业工人,享有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的待遇,各级各类先进选拔的产业工人比例超过百分之七十。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2008年迁至上海长兴岛,是一家非常大型的国家骨干企业和重点军工企业。产业改革的最大亮点是产学研一体化和校企一体化。1950年,江南造船厂创办了江南技校,现有兼职教师106名,注册企业优秀教师152名,形成了强大的"多元化结构"师资队伍。自岛内搬迁以来,江南技校已培养了6000多名毕业生,运至江南造船厂4000多人。
浙江能能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地方能源企业,电力装机容量最大,也是浙江省九大工业改革试点企业之一。该小组为管理、技术和技能的发展建立了"三条渠道",并建立了五个晋升序列,其中首席专家享有企业定期领导的待遇。对科技成果转化实行激励措施,奖励科技成果转移过程中产生的纯收入和投资价值占较大比例的科研队伍(不低于50%)。该集团的财产改革坚持‘以员工为中心’,要求人民确保改革不带有偏见,要求人民确保改革是现实的,要求人民确保改革是真实的。浙江能集团工会主席胡滨说。
合肥市工会联合会将通过推进产权改革,把重点放在创新竞争上。2018年以来,竞争的内容和时间发生了两次变化,即竞争项目由上级工会发布的固定"菜单"风格转变为基层单位和职工的自助"命令",并将比赛时间限制在全年全年的一段时间内,使比赛内容不设门槛,时间为全天候。因此,企业和职工参与竞争的积极性是前所未有的,每年的竞赛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基层单位,带动了600000多名产业工人提高自身的技能。
共同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队伍
在这次研讨会上,由"一市三省"工会联合会签署的工会主席联席会议可以称为另一种制度创新。共同开展职工思想指导,联系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共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锤击措施,无疑将有助于建设一支适应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市总工会主席莫凤春说,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集约化建设的新阶段,四地工会应采取更有力、更实际的行动,形成强有力的合力,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产权改革。紧密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举办世博会,建设面临港口等重大任务的新区,联动开展劳动竞争。通过推动由高校和大型企业组成的长三角地区工人技能培训云平台的建立,可以共同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工人技能的提升。
事实上,在此之前,曾探讨过"一市三省"共同推动工业改革。
2019年,"一市三省"工会紧跟"一体化"和"高质量"的两个关键,共同签署了"促进长三角地区工人劳动技能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取得了显著成效:举办了第一届长三角地区示范工匠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交流展览;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开展了创新型、技能型劳动竞赛;浙江绍兴举办了长三角纺织业工人技能竞赛。
以竞争促培训"和"以竞争促培训"是推进产业改革的重要起点,同时,加强长三角地区产业工人的创新竞争力离不开"教"和"学"。
苏州市吴江区胜泽镇是江苏产业工人建设和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如何建设一支适合高端纺织业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促进长三角一体化,是他们面临的课题。
从胜泽市职工的教育水平来看,16.9%的职工受过高等教育,79.9%的人没有技术等级,说明胜泽市纺织制造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仍然短缺。"吴江区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张玉堂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成立了胜泽丝织"技工学院",并与上海东华大学等大学合作,开发出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面料。
上海青浦区工会联合会作为世博会的永久举办地和长三角生态绿色综合开发示范区的所在地,探索在长三角示范区建立集综合开发和创新发展为一体的产业建设模式。据青浦区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吴春介绍,2019年初,青浦、乌江、嘉善三地工会联合会率先探索合作,重点围绕工人的劳动技能和技能、工匠精神交流两个重点项目,建立了三个合作联盟。即100家重点企业工会联盟、100家劳模技工(技术人员)创新工作室联盟和100个工人(工匠)学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