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网 新闻 正文

广告营销不能够违背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

2020-08-10 10:10   来源: 互联网

最近,一些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广东深圳地铁1号线车厢的照片。照片中,车厢的地板和墙壁上都标着"无禁忌的孩子的话语"。其中,"爸爸,我长大了,我想娶你。"妈妈,我长大了,我想嫁给你。"我长大后想嫁给你"的内容引起了网民们的怀疑。广告界后来说,文案写作的出发点主要是从儿童的简单角度出发,"儿童无禁忌地说话"来表达他们对父母的爱。目前,广告已被删除。


没有必要对这则广告的不当性进行过多的分析。公众舆论的反馈表明,它确实"颠覆了。这则广告在舆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但近几年来,广告"颠覆"的现象值得深思。


从椰奶广告的一些版本到去年草莓音乐节的营销文案,再到深圳地铁的这则广告,这些"颠覆"广告都是在不同的平台上发布的,争议点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归根到底,他们只是在开玩笑,在测试不应该测试的价值底线。我们或许不需要恶意猜测广告商和品牌的动机,但近年来,一种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只要我们能够"流行",只要我们能带来"流量",广告最终是否会显示出"好名声"或"坏名声"似乎不再重要。"。

换句话说,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有些广告不仅是肆无忌惮的,甚至是好的或坏的。例如,"无禁忌儿童谈话"广告引起的争议似乎正如广告出版商所期望的那样。深圳地铁广告商回应说,他们也明白,公共空间中的广告措辞将是模棱两可的。知道会有歧义,但也会把它正确地发送出去,它的潜台词只不过是"好的或坏的,请注意。


与那些反复"颠覆"广告内容的人相比,这种注意心态,其实更耐人寻味,也更值得警惕,尤其是有争议的广告,其出版平台是一家公共机构,投资者作为一家知名的教育机构,应该更多地关注广告内容的价值表达,结果表明,在他们的行为框架中,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超越内容的价值表达。


所有广告的设计都是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注意,但前提是广告内容必须以公共秩序、良好的风俗习惯和法律为基础。"一旦这条底线被打破,广告不仅失去了它应有的灵魂,而且不可避免地构成了一种公开的侮辱。面对反复出现的"颠覆"广告,广告发布者和品牌方应该提出警告,多坚持一点价值,因为观众也应该坚定地站在有价值的立场上,不要为那些广告"付钱"。当然,对于触及红线的广告,监管部门也应该依法加以规范。


广告需要创新,但总有一些不应被视为"卖点"的底线,更不要说"擦掉边缘球",甚至连交流注意力和流量的品味都不好。这不仅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对品牌形象的必要关注。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焦点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