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梅河口:让文化“软实力”变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在梅河口村,每个村庄都通过挖掘当地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在村院墙上画出特色文化墙,展示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东平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凯表示,这些 "说话墙" 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赌博、迷信等低俗文化。
住在同河村的李春生,过去常跑到村里的杂货店去看小纸牌,打麻将,作为他和村民的日常消遣。过去两年里,村里通过村规民约,发扬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向上善良、节俭的气氛。现在,没有村民聚集在村里的杂货店里打牌,赌博和大生意的现象也消失了。
近几年来,梅城县先后开展了十多个 "文明先锋" 活动,如美城良民、好婆婆孝子、最美丽的家庭等,涌现出一批先进的孝顺、亲情、助人模式。
康大营镇农民孙善英自费买了一辆退役消防车,扑灭 200 多起火灾。万隆连河村村民徐树勤抚养孤独症孤儿长达 14 年,接受与普通儿童相同的教育。在梅河口村,这些普通农民的事迹广为人知,成为宣传和学习的典范。
用富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在山城哈南村,朝鲜族的特色民居是独一无二的。
近两年来,哈南村以韩国文化为农村工业发展的特色,建立了 "居住 + 养老" 产业,不仅成为周边村庄许多老年人的 "度假胜地",而且成为许多游客休闲度假的目的地。
农村振兴 "不仅要" 铸造思想灵魂 ",还要" 塑造 "环境。近年来,吉林省梅河口市利用农村文化团结了人民的心,通过改善乡村面貌和举办文化活动,文化" 软实力 "转变为农村振兴的" 硬支撑 ",走出了一条以主导文化振兴农村的新道路。
与文化人建立崇尚道德、善待善的习俗
走进曙光镇东平村,村民们的庭院墙画了各种各样的水墨画,仿佛在讲述村庄的故事。
山城市党委书记关学毅说,挖掘农村生态休闲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在促进工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发展的活力。
双兴镇是黑木耳的著名故乡,年产量近 300 吨,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民的利润空间变小,为解决这一问题,地方创新发掘了黑木耳文化,建立了 "黑木耳文化节" 和 "黑木耳采摘节",同时还举办了各种民歌、舞蹈表演,吸引了周边县市的游客,增加了黑木耳产业的附加值。
梅河口市还以地域文化为特色,创建了以文化体验和民俗休闲为特色的 14 个文化旅游民居,如东平村和五颜六色的高阳村,以增加村民收入,致富。
温惠民的生活越来越甜蜜。
只要天气好,每天饭后,曙光镇曙光村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在休闲走廊里,村民们在拉家场,男人、女人、孩子们在广场上扭秧歌。村民何长海说,文化生活丰富,生活有趣。
在山区城镇,除了生产和劳动之外,当地村民还组织龙灯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我们团队有 20 多人,我们都聚在一起,以龙灯为纽带,表达我们对健康生活和丰收的最美好祝愿。农民丁金仁说。
李路乡文化站主任任福清近日忙于组织当地文艺团体在乡镇开展文化活动。任琦说,当地有很多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举办农民文化节、秧歌比赛、有趣的运动会等活动,村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工作也越来越繁忙。
派出文化、演出、组织比赛。目前,梅河口市已成立了 20 多支农村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近万名文化志愿者,每年组织数千次农村文化活动和文学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