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网 新闻 正文

网络就业遭遇的新形式增长烦恼

2020-11-27 09:30   来源: 互联网

11月22日,2020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130家企业和机构在2万平方米的展厅集中关注互联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尖端技术趋势,重点展示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等领域的新数字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新成就。图为观众扫描代码,了解会议上的数字经济人才招聘信息。


近年来,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络名人经济等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的就业形式,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流行状况打开了一扇窗。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新型商务类岗位由于其社会认知度较低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存在着难以界定、难以保障、难以监督等问题,亟待解决。


各种形式和体面的收入。网络锚,叫车司机,外卖骑手,内容创作者,电子体育工作者。近年来,新的就业形式不断涌现,各种形式、可观的收入,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以新的生活服务业就业形式为例,电子商务平台美团近日发布的"新就业形式与生活服务业柔性就业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表明,生活服务业灵活就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为60732元,略高于2019年城镇私营部门从业人员人均53604元的工资水平。其中,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从业人员比例达到9.6%。


1606440801307758.png


免费平台,突破传统。云帐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的服务平台。根据公司提供的数据,截至8月31日,天津高校的2199名应届毕业生通过公司的平台实现了灵活就业。公司董事长杨晖表示,95岁后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喜欢在相对免费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才华,并有勇气打破"九到五"的传统工作模式。


进修缓冲,一箭双雕"。记者发现,新的就业形式在一些大学毕业生正式工作或继续学习之前,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缓冲区"。


三个困境成为"路障


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新的就业形式和灵活的就业方式,但社会的"彩色眼镜"使新的就业形式遇到了"日益增长的麻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朱贤梅告诉记者,目前,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新就业形式的认同程度仍然不高,甚至学校也排斥了一些新的就业形式。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目前的新就业形式存在三个困难。


首先,很难界定雇佣关系。据业内人士称,一些新的就业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劳动关系,没有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关系特征,一般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支付社会保险,其雇员也很难按照单位就业享受相关的支持政策。


第二,很难保护劳工权益。记者了解到,许多人从事新的就业形式,由于没有明确的工作单位,社会保障参与不完整,养老金、医疗、失业保险可以通过社会保障窗口支付,但工伤保险不能参加,工伤事故后很难在工作中得到保障。周庆旭,22岁,毕业于天津大学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学院。他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去工厂工作,而是选择了两份灵活的工作和兼职工作,没有支付社会保障。"虽然我可以赚更多的钱,但我总是担心一旦发生事故,可能根本就没有保证。


第三,行业很难规范。南开大学滨海发展研究所副院长薄文光表示,从事新就业形式的工人将通过服务签约与共享平台形成一定的约束关系,但由于新就业形式的灵活就业形式,很难在监督中实施。再加上不同企业和地区许多新的就业形式不同,很容易陷入无序管理的境地,加剧了员工的劳动风险。


鉴于这些困难,大多数高校和家长不愿让毕业生先选择新的就业形式,相关企业很难吸引高端人才。经营文化设计公司的企业家王俊浩最近与一家视频创意公司合并,为视频制作、现场直播等增添了新的业务类型。他承认,这些职位很难吸引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焦点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