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机器人”展现世界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科技力量
世界并不太平,几乎每天我们都会在各大媒体的头版和头条上阅读到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有关天灾、人祸、兽患的各种新闻。全社会都祈祷万事安为先。无急可应、有急能应,是一个既现实又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全球命题。
近几年,在国际社会,无人机运用于复杂气象或地理条件下应急救援的事例屡见不鲜。2015年马来西亚发生严重水灾,该国运用无人机将救援物资运送至避难所,并实施搜集数据信息;2017年,纽约市消防局(FDNY)运用无人机协助消防员扑灭发生在布朗克斯区的一场四级火灾,参与救援的168名消防员无一死亡,有效减少了灾情的损失……
而在中国,无人机参与应急救援也并非“新鲜事”。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由于通信中断,气候条件恶劣,无人机遥感航拍就成为了当时最有效的救援手段。而在随后的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面前,无人机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全球航空应急救援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科技力量。
“应急救援就是与死神搏斗,就是争分夺秒!”在应急救援中,无人机起飞便捷,响应迅速,不受地形影响,可以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从空中总览灾害区域详情,通过挂载的高清摄像系统,能够及时采集有效数据,监测灾害发生进程,实时将现场画面传回指挥中心,对于指挥中心调整及部署救援步骤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同时,无人机还可通过搭载红外热成像、激光雷达和应急通讯等载荷,可在灾害中实现紧急搜救、空投物资及空中通讯中继等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面对地震、洪水等突发自然灾害,无人机可以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从高空视角俯视城市,通过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数字化救援沙盘,为救灾人员提供专业信息;在搜寻荒野失联人员与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场景中,专用的无人机探测设备还可以利用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嗅知生命体温与起火点。
在地形、通信、气候等外在环境条件较差的山区灾害现场,无人机科技可以进行“快捷、高效、智能”的搜救。在发生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可立即启用无人机紧急预案。无人机的科技力量能对受灾区域进行大范围的航空应急测绘,采集的航空正射影像图片能够快速实现“一键拼图”,为应急指挥中心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在城市高层建筑群区、高档写字楼建筑群区、人口密集区、商贸区等火灾和重大伤亡事故现场,无人机科技力量实时提示、帮助出警选择正确的行驶路线,向指挥中心及已经出发的救援队伍传回宝贵的火场信息,先期帮助选定好合适的消防车停靠点和水枪阵地,提前谋划行动方案。
在不久的将来,全中国全社会必将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实现应急救援无人机系统多个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的高效运作模式,这一模式必将最大限度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全覆盖、跨部门共享,达到快速反应、大面积感知、防患于未然、实时灾害事故调查救援的效果,从而提升我国立体化、多维度、全范围的应急救援体系和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