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
阿索林,原名何塞·马丁内斯·路易斯,西班牙杰出的散文家、文体学家、记者,“98年一代”代表文人。1924年被选为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院士。
阿索林1873年6月8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南部港口城市阿利坎特,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一位富家小姐,他在九个孩子中排行老大。1888年,他进入瓦伦西亚大学攻读法律,后辗转格拉纳达、萨拉曼卡(在那儿结识了另一位“98年一代”代表作家米格尔·德·乌纳穆诺)、马德里等地学习,但他的志趣在文学方面,最终没有继承父业。
(阿索林在阿利坎特的故居,现已改建成博物馆)
阿索林首先通过撰写社论获得了声誉。他从小喜欢读报,15岁就向报刊投稿。作家一生共为《阿贝赛报》《巴塞罗那日报》《国家报》《先锋报》等刊物撰写了5500多篇文章。他是首先提出“98年一代”称谓的人,与这代作家中的其他很多人一样,他也经历了政治立场的改变。年轻时他思想激进,译介克鲁泡特金等人的作品,支持无政府主义,关注农民等弱势群体,呼吁女性离婚自由。后来思想趋于保守,还多次被保守派推选为国会议员。
(《阿贝赛报》编辑会,摄于1906年。
照片中间站立看镜头的为阿索林)
阿索林的小说独具一格,风格趋向散文随笔。他常常淡化情节,让个人独白和主人公的沉思构成作品主体;注重营造氛围,场景描绘和人物刻画细致入微;语言优美简练,节奏明快,抒情性强,具有印象派的特征。自传三部曲《志向》(1902)、《安东尼奥·阿索林》(1903)和《一个小哲学家的表白》(1904)体现了他一直以来对生死、时间流逝的思考,虚无主义色彩浓重,伤感怀旧。主人公的姓“阿索林”后来变成了他本人的笔名。作家后期还改写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并发表了几部实验性小说。
(《志向》, 1997年)
这位作家的文学造诣主要体现在散文上。作品多描绘卡斯蒂利亚地区的风土人情,追思“西班牙之魂”。他善用短句,文风清新明快,语言干净利落,一洗老一辈的冗长繁琐,体现了“98年一代”新的艺术追求。代表作有散文集《堂吉诃德之路》(1906)、《卡斯蒂利亚的灵魂》(1907)、《卡斯蒂利亚》(1912)等。阿索林笔下的西班牙如同被夕阳笼罩的原野,质朴古旧,带着一丝感伤。
(《堂吉诃德之路》, 1990年)
阿索林的作品在“五四运动”以后被戴望舒、徐霞村、卞之琳等人译介到中国,受到了许多作家的喜爱。金克木形容他的文章“平淡,细致,不着褒贬,自然见意,有点像阮籍、陶潜的诗”;汪曾祺喜欢阿索林的古怪,称赞他善于描写人物心理潜微的变化,“他的意识流是明澈的,覆盖着清凉的阴影,不是芜杂的、纷乱的。热情的恬淡,入世的隐逸”;周作人更是感叹道:“要什么时候我才能写这样的文章呢!”
选段:
这位可怜的人的生活是很简单的:他在日出以前起来,日落两三小时后睡觉。在这段时间里,他到田里去,他劳动,他掘地,他修树,他锄草,他松土,他粪地,他拔麦子,他收获,他打麦子,他种葡萄和橄榄。他耕种他自己所有的两三片地。他不能磨橄榄来取油,因为他没有磨。他不能榨葡萄,因为他没有榨床。他把他的橄榄和葡萄卖给那些投机商,“按照他们愿给的价”。这位可怜的人的饮食是很清淡的:他只是吃蔬菜,吃番薯,吃乡下做的面包,吃葱,吃蒜,一年顶多吃两三次肉;一把核桃或杏仁对于他就是最美的盛肴。在工作之余,这可怜的人便同一个和他一样可怜的人谈谈话,同时手里都编着筐子。